文章来源:本站 时间:2019-01-25 16:43:08
今年仲秋时节,素有"陇上江南"美誉的甘肃省天水市,山清水秀、景色美丽,在绵绵细雨中,笔者欣赏了麦积山石窟的神奇雕塑,领略了"麦积烟雨"的诗情画意。
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、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、甘肃省酒泉市敦煌莫高窟齐名,被尊称为中国佛教四大石窟。其中,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以或质朴或圆润的石质雕像闻名,敦煌石窟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塑像闻名,麦积山石窟则以精美绝伦的泥质塑像而闻名于世。
麦积山石窟地处天水市区东南方约40公里的西秦岭山脉一座孤峰上,因圆锥状的山体酷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。据文献记载,十六国时期的后秦(公元384至417年)麦积山开始开窟造像、创建佛寺,后经北魏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10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修葺扩建,逐步建成我国著名大型石窟之一,并世代延续保留至今,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。
如今的麦积山石窟,存有窟龛194个,其中东崖54窟、西崖140窟,有泥塑、石胎泥塑、石雕造像7800余尊,有壁画1300余平方米。这里的塑像最大的高达16米,最小的仅有30多厘米高,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的塑像特点,系统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笔者来到景区山下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巨型佛像,在笔直的山崖中部开凿雕塑而成,中间高大的佛像神情庄重肃穆、面容端庄安详,左右两尊侍立菩萨喜笑颜开,好像在欢迎八方来客。因为矗立了千余年,佛像主体仍然完整雄伟,原本艳丽的色彩依稀可见,但是佛像整体颜色已经褪变斑驳,中间那尊佛像下部泥塑脱落露出石胎。
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,大量洞窟开凿在距地20米至80米的悬崖绝壁之上,层层相叠、密如蜂巢,形成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。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,带有明显地方特色,很多洞窟修成独具特色的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,雄浑壮丽。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,游人攀登在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上,常常感到惊心动魄。《太平广记》记载说:"其青云之半,峭壁之间,镌石成佛,万龛千室,虽自人力,疑是神功。"盛赞麦积山石窟的规模和建造难度。
笔者看到,麦积山石窟的塑像尽管非常精美,但是大量塑像破损严重。询问景区管理人员得知,麦积山的山体是比较松散的砂砾岩,不适宜在岩石上雕刻造像,千余年大多采用石胎泥塑或者直接泥塑造像。古代工匠将泥土、沙子、棉花、纸浆、米汁、蛋清等混合,在石胎或胎泥上精心雕琢成熠熠动人的塑像。泥质塑像不如石质塑像坚固,历经千余年风吹日晒雨淋,保存至今实属不易。
麦积山石窟的塑像以佛教为主,反映了三佛、七佛、西方净土等内容,主要题材有佛、菩萨、弟子、天王、力士、供养人等。尽管各个时代的塑像同处一堂,但并不因袭模仿,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,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。现存塑像中,北魏造像秀骨清俊,西魏、北周造像温婉淳厚,隋唐造像丰满细腻,宋代造像衣纹写实、面貌庄重。
Link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7*24小时为您在线服务